![]() |
| 首页 | 协会公告 | 协会概况 | 行业动态 | 协会动态 | 会员动态 | 公平贸易工作站 | 仲裁中心 | 联系我们 | 后台管理 | |
![]() |
南汽江北新区基地第300万台发动机下线 发布时间:2022年3月28日 13时21分
2月18日上午10时,在南汽江北新区基地发动机厂装配车间NSE装配线尾,五彩缤纷的气球组成的拱门和朵朵大红花将现场装扮得格外喜庆。随着南汽党委书记俞建伟、总经理宋炯毅、副总经理孙宏根共同按下按钮,江北新区基地第300万台发动机顺利下线。俞建伟、宋炯毅为下线的第300万台发动机剪彩,现场的公司领导、基地各单位负责人和发动机厂员工代表,一起鼓掌欢庆、共同见证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宋炯毅在致辞中说,自南京基地发动机厂建立以来,NSE系列发动机产量创造了上汽自主品牌历史记录,发动机厂也创造了上汽自主品牌单体发动机工厂产量的历史记录,为上汽自主品牌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为乘用车热销主力车型(如荣威i5、名爵MG5等)提供了有力支撑。他希望发动机厂团队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创新致远,持续推动南京基地发动机高质量发展,为上汽集团自主品牌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从2010年3月8日第一台NSE 1.5 VCT成功量产开始,投产12年,发动机厂共实现NSE / SGE两大平台、10款产品、130种机型的实际量产,年平均产量超25万台,其中NSE发动机平台更是创造了超256万台的好成绩。去年,发动机厂年产近51万台,创年度历史最高纪录,今年将再创新高。 第一个100万台,发动机厂用了6年半;第二个100万台,用了3年零2个月;第三个100万台,用了2年零3个月。而支撑产量倍进的JPH、HPU均达到了行业高水平。面对高产,为满足客户需求,二个平台九大生产线持续双班满负荷生产,面对各种困难,发动机厂不断在创新中加快发展。 在发展的进程中,发动机厂建立和完善了包括成本控制、质量控制、效率提升等在内的管理体系,形成了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比较优势。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双驱,以打造精益工厂为目标,深挖潜力,持续改进,全力打造发动机制造领域可持续、可复制的精益生产体系。从2010年NSE产品导入到现在的NSE/SGE产品的批量生产,发动机厂经历了多次产品和产线升级改造、管理提升。近三年来,发动机厂HPU效率指标年平均提升5%以上;设备维修完成国产化自主改造项目27条,刀具国产化优化项目105条,大大节约了制造成本。这些年,相继成立的七个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从现场管理到技术攻关,完成创新改善项目22条。 300万发动机的成功下线,是对客户满意的不懈追求,是对“用户为本、伙伴共进、创新致远”的上汽价值观忠实践行。质量制造零缺陷、服务客户零抱怨、过程控制零盲点、精致细节零失误、有效拉动零距离是他们的不懈追求,形成了具有显著特色“五零”质量管理体系。发动机产品AUDIT得分长期稳定在QK<1.1以下,发动机DR(一次通过率)稳步提升至99.5%以上;2021年,售后IPTV指标PDI故障率仅为0.06。2014年以来,发动机厂持续高效地为上汽乘用车海外基地(泰国、印度、巴基斯坦等)提供散件及发动机整机,高品质和良好的性价比为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提供了坚实保障,为上汽集团的国际化战略实施作出了重大贡献。 300万,见证了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一起壮大。正如孙宏根所说:“12年,300万,我们打造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高绩效团队;我们践行了造车育人的理念,培养了一批操作能手、技术骨干、六小明星、省市工匠、先进、劳模。”在这里,关注管理人才、关注技术人才、关注高技能操作人才,高效的培训、带教,成就了一批批高技能员工和优秀师傅,QC小组连续多年在全国及省、市获奖,多位技术能手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载誉而归。 简约而热烈的庆祝仪式结束后,公司领导俞建伟、 宋炯毅、冯建华、何鹏、黄在青、孙宏根等与发动机厂的管理层和员工代表合影留念。俞建伟等来到员工队伍前,与代表们亲切握手,同时希望发动机厂全体员工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弘扬精益文化、精益管理的理念,把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比较优势长期地保持下去,在“十四”五的发展进程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来源:南汽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