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协会公告 | 协会概况 | 行业动态 | 协会动态 | 会员动态 | 公平贸易工作站 | 仲裁中心 | 联系我们 | 后台管理 | 
  您当前位置 ->    

稳中求进,内外兼修 | 解锁2022:汽车行业10个十大年度盘点


发布时间:2023年1月6日 12时11分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疫情冲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和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等多重考验,我国汽车产业表现出强大的韧性、潜力和活力,坚持稳中求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非凡成就。

2022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要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这将为汽车产业发展创造新的战略机遇。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汽车产业将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回望2022年,《汽车纵横》梳理出中国汽车行业的十大年度热点。

1  一揽子促消费政策成车市“及时雨”

202212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此前,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推出了一揽子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和举措。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指出,稳定增加汽车等大宗消费,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地区逐步增加汽车增量指标数量、放宽购车人员资格限制;建立健全汽车改装行业管理机制,加快发展汽车后市场;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落实小型非营运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措施。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实施6方面33项措施。其中,涉及放宽汽车限购,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汽车央企发放900亿元货车贷款,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保障货运通畅,取消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通行限制,一律取消不合理限高等规定和收费。5月以来,上海、湖北、山东和深圳、沈阳、郑州等省市陆续出台了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和举措。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其中就涉及释放出行消费潜力等系列举措。

2  保供稳链促进车市复工复产复市

2022年上半年,长春、上海等地疫情爆发,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极大挑战,国家部委等陆续出台了保供稳链相关举措。4月,工信部与地方政府部门组织搭建了“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并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点带链,帮助汽车企业复工复产。当时,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稳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复工达产政策,完善对“白名单”企业服务。政府及时推出的诸多举措推动了汽车行业早日复工复产复市。10月,工信部启动了首批12个城市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11月,工信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严厉打击相关领域出现的囤积居奇、不正当竞争。这些举措均为保供稳链发挥着积极作用。

3  新能源汽车销量和占比连创历史新高

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市场的新“火车头”。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2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5%。预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有望超过680万辆。2022年,新能源汽车还出现了几个重要节点性特征。比如,保有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据公安部的数据,截止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01万辆。1116日,比亚迪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首个达成这一目标的中国品牌等。据CleanTechnica数据,9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创纪录,达到104.0289万辆,这是全球月度电动汽车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其中中国为63.6万辆。

4  “贵电”引发产业链连锁反应

“贵电”成为2022年汽车行业的一大“痛点”。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引发产业链连锁反应,导致动力电池涨价,新车涨价等。20221110日,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显示,当日部分锂电材料报价上涨,电池级碳酸锂涨5000/吨,均价报58.7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涨5000/吨,均价报57.5万元/吨,续创历史新高。过去一年,锂价狂涨近500%。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曾吐槽:动力电池企业和车企承受巨大成本压力,在为上游矿主打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曾表示,电池成本上涨导致长安汽车单车成本增加5000元到3.5万元。这对产业链企业带来了不确定性挑战。

5  “双碳”战略在汽车行业加速落地

“双碳”战略落地,2022年在汽车行业又有新进展。6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其中提出,要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要占新车销量的50%左右。8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围绕电器电子、汽车等产品,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等。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正在联系国内汽车骨干企业和行业机构等,编制汽车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

6  新势力边界和竞争态势生变

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群雄逐鹿,竞争态势悄然生变。一是造车新势力竞争格局出现变数,原来由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组成的所谓“蔚小理”头部阵营出现松动,销量增速出现放缓态势,哪吒、零跑等在销量上多次实现反超。据公开数据,1-11月,哪吒累计销量约14.4万辆,零跑约10.3万辆,而蔚来约10.7万辆,理想约11.2万辆,小鹏约10.95万辆。二是广汽、吉利、赛力斯、长安等传统车企推出的新能源品牌埃安、极氪、问界、阿维塔等同场竞技,并表现出较强的发展后劲,对原来的造车新势力开始直面竞争,如2022年前11个月极氪累计交付66611辆。另外,造车新势力中的后起之秀零跑等和传统车企旗下新能源新品牌均在资本市场发力和借力。

7  “禁燃”拉开新的序幕

2022年,“禁燃”话题引起广泛关注。停产燃油车、内燃机业务掀起了新一波热潮。43日,比亚迪称,自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614日,汉马科技称,2025年底停止传统燃油车的整车生产。822日,哈弗品牌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将达到80%2030年哈弗品牌将正式停售燃油车。此前,长安汽车提出拟在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燃油车,北汽曾宣布2025年全面停售燃油车等。除了车企,海南成为国内首个提出“禁燃”的省级行政单位。822日,海南省印发《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到2030年,全岛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45%。国外也有不少车企宣布了其“禁燃”计划。比如,本田宣布将完全淘汰内燃机,日产计划2025年开始停售燃油车,通用计划2035年停止销售传统燃油车等。

8  合资车企出现新一波重整潮

汽车合资企业在2022年出现新一波重整潮。113日,广汽菲克向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1113日,东风裕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在浙江法院申请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这意味着其纳智捷品牌将退出中国大陆市场。1129日,福田汽车称,获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宣告宝沃汽车破产。斯柯达首席执行官Klaus Zellmer表示,大众斯柯达考虑退出中国市场,并将在2023年做出最终决定。上汽大众表示,斯柯达退出中国的报道是“误读”。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韩国起亚公司在华合资公司江苏悦达起亚资不抵债。广汽讴歌宣布2023年退市,广汽三菱被传为比亚迪代工等。此前,东风雷诺、长安铃木和雷诺华晨等退市。

9  中国汽车论坛成行业发展风向标

202211月,以“聚力行稳,蓄势新程”为主题的2022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圆满落幕。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汽车纵横全媒体、中国汽车工业经济技术信息研究所承办,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安亭·上海国际汽车城协办。论坛还得到世界汽车组织(OICA)和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大力支持,且是世界经济论坛唯一全面参与的汽车行业顶级盛会。论坛演讲嘉宾超200人,千余位嘉宾到场参会,同时提供线上“云参会”。论坛设置了18场特色会议,举办了15场行业发布。参与报道的媒体超200家,直播媒体近80家,均创历史新高。

10  汽车出口有望首次超过300万辆

    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成为新亮点,并取得了新突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1-11月,汽车企业出口达到278.5万辆,同比增长55.3%。其中,乘用车出口225.1万辆,同比增长57.8%;商用车出口53.3万辆,同比增长45.7%。新能源汽车出口59.3万辆,同比增长1倍。预计2022年汽车出口有望首次超过300万辆。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量超越德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来源:汽车纵横)




 江苏汽车网 中国车商网 我爱车车网--二手车评估 二手车交易 南京知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南京车盾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汽车行业协会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红山路128号纳科红山科创园C栋5楼   邮编:210028 电话:025-83439932
传真:025-83462732 电子邮件:njqchyxh@163.com
苏ICP备10019551号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