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协会公告 | 协会概况 | 行业动态 | 协会动态 | 会员动态 | 公平贸易工作站 | 仲裁中心 | 联系我们 | 后台管理 | |
![]() |
德媒:欧盟对电池技术的投资赶超中国 发布时间:2023年7月7日 9时3分
欧洲本地汽车制造商仍然依赖中国电池,但这种情况可能很快就会改变。欧盟委员会声称,当前欧洲市场在电池新技术领域获得的资金远多于中国。在施瓦茨海德新开设的巴斯夫工厂将弥补与中国的巨大差距。德国媒体《世界报》相关报道现编译如下: 去年,欧盟在电池新技术投资方面超越了市场领导者中国。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马洛斯·塞夫科维奇(Maroš Šefčovič)告诉《世界报》:“欧洲现在的投资是中国的三倍半,我们成功地将1800亿欧元的私募股权引入了欧洲电池行业。” 随着巴斯夫(BASF)第一家正极(阴极)材料工厂即将于周四(29日)在德国勃兰登堡州南部施瓦茨海德(Schwarzheide)的落成,塞夫科维奇相信,欧洲产业价值链中的一个重要缺口将被弥补。 塞夫科维奇谈到,“我们现在正在筹备大约30个超级工厂项目,但是目前仍然缺乏正极和负极活性材料的生产。”他认为,巴斯夫对于欧洲电池生产能力的专注和投资,对于欧盟在相关领域的发展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欧洲审计院(European Court of Auditors)近期曾发布警告称,如果电池产量不大幅扩张,计划于2035年逐步淘汰内燃机的计划就无法实现。然而,塞夫科维奇仍然认为欧洲的这一目标可以实现。 “我们的第一个预估是,到2029年末,我们应该能够满足欧洲汽车行业80%到90%的电池需求。”然而,挑战是非常巨大的,“因为能源价格非常高,而且我们看到全球在关键原材料的开发方面正在展开竞争。” 欧盟的目标是减少电动汽车制造商对国际供应链的依赖。根据咨询公司Alix Partners的评估,迄今为止在欧洲销售的电池98%以上都是由亚洲公司生产的。这其中,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正在引领全球市场。(来源: GermanRepor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