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协会公告 | 协会概况 | 行业动态 | 协会动态 | 会员动态 | 公平贸易工作站 | 仲裁中心 | 联系我们 | 后台管理 | 
  您当前位置 ->    

智舱第一性是安全 延锋发布座椅集成安全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23年8月10日 8时48分


 

延锋的「头套式安全气囊」完全集成在座椅上,当安全气囊打开时,实现了从头部到颈部直至胸部的全包裹保护效果,能在多种不同碰撞场景下更好地保护乘员的关键部位。

零重力座椅、女皇座椅、老板座椅……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些略带噱头的座椅名称,其最大的特点便是舒适,很舒适,比舒适更舒适……作为智能座舱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机厂不断地为消费者提供在座椅舒适性上的更高配置。

然而,在座椅靠背的大角度躺倒调节,以及座椅后移幅度较大的使用场景中,新型座椅的开发似乎已经不能用基于直立坐姿的传统座椅验证标准去衡量。交通事故的伤害统计表明,当座椅不处于直立坐姿或相近坐姿时,传统安全约束系统对乘员已经无法提供有效的保护。

为此,延锋自2020年起开始研究满足未来出行需求的安全解决方案,试图为这一日益凸显的行业难题找到答案。历经3年开发,延锋在大角度躺倒正向坐姿状态下的碰撞保护取得了重大进展,发布了座椅集成安全解决方案(后简称「Safe Unit」),并获得60多项相关发明专利。

智舱座椅的重构

Safe Unit」主要针对座椅、约束系统以及安全气囊系统三部分进行集成和重构。方案汇集了「Pre-Crash座椅快速回复」、「座椅随动机构」(FUS)、「座椅集成安全带」(ABTS)、「坐垫气囊」(BAB),及「头套式安全气囊」(HAB)等技术,旨在发生正面、侧面、小偏置碰撞及翻滚事故时,对从标准坐姿到大角度躺倒各个正向姿态下的乘员提供全方位保护。

当下的汽车传感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大部分新能源车型都会配备大量的环境传感器,比如毫米波雷达、摄像元件甚至激光雷达,可基本实现L2级的智能辅助驾驶,这便为不可避免的交通事故,带来了更多预碰撞判断的时间。

Pre-Crash座椅快速回复」便是根据车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或自动驾驶系统(SDS)发出信号,将座椅在碰撞前短时间内,从大角度姿态调整至满足乘员保护的姿态。简而言之便是基于主动安全系统的信息,配合被动安全的座椅回复机构,将坐的七仰八叉、葛优躺的乘员,瞬时拉回到更能被安全保护的坐姿中。

ADASSDS未能准确预测出碰撞,或车辆不具备预碰撞功能时,碰撞发生后,在大角度坐姿或躺姿下,「座椅随动机构」则可以让座椅靠背进行位移,并在系统的控制下按照既定路线回到合适靠背角度,通过优化坐姿再次提高对乘员的约束保护。同时在撞击中也可以在座椅靠背可控的位移中,进行碰撞吸能,进一步减轻碰撞带来的冲击。

当然,延锋不但在座椅上进行安全加码,在约束系统上也是更进一步。比如将安全带的卷收器与座椅靠背集成,构成更适合零重力座椅的集成式约束系统。相比与目前将安全带固定在B柱等位置的传统约束系统,「座椅集成安全带」可以实现不同座椅靠背角度下更贴合人体姿态的安全带锁止功能,为乘员提供更有效的保护。

在安全气囊方面,延锋带来的方案则更显科幻和前卫,比如打破了传统的「头套式安全气囊」。自1980年奔驰首次使用了安全气囊以来,安全气囊的气囊由尼龙制成,叠放在方向盘的中央(通常是在喇叭按钮处)、仪表盘、座椅旁边以及车顶两侧等处,其特点是分散广,布置相对复杂。

延锋的「头套式安全气囊」则将其完全集成在座椅上,当安全气囊打开时,实现了从头部到颈部直至胸部的全包裹保护效果,能在多种不同碰撞场景下更好地保护乘员的关键部位。这里还要提一个细节,目前不少侧气帘的面积并不大,只是在已有的验证标准下保护头部的关键碰撞点,而「头套式安全气囊」则能更好地、全面地保护到整个头部。

此外,在发布会上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周青教授通过严谨的数据和我们分析了,大角度坐姿下遭遇碰撞时,腰椎和脊柱会受到更严重影响,而预埋在座椅坐垫前端的「坐垫气囊」,能在碰撞早期打开,有效减少乘员惯性前冲,以抵消腰椎力、缓解上躯干的碰撞能量,降低乘员腰椎压力而导致的伤害。总体来说,延锋发布的这套座椅集成安全解决方案主要围绕着的就是两个字『安全』。

智舱时代,安全仍是第一

其实『零重力座椅』(Zero-Gravity-Seats)这类可大角度调节的舒适性座椅概念,并非2020年后才被提出,早在2005年日系车企便根据NASA『零重力环境下宇航员中性身体姿势』(NBP) 的研究进行探索、研发和量产,并搭载在旗下2013年的车型上,只是并未被普及。

不过随着汽车新四化的推进,随着智能汽车逐步成为人们的『第三空间』,『零重力座椅』也慢慢地成为各大主机厂在打造产品时特别关注的亮点。新造车理念造就新的产品,但我们不能忘记,新的产品必须安全!

故此,本次延锋发布会邀请了包括清华大学、中汽研究汽车检验中心、中汽中心等大学和机构,以及不少主机厂代表到场,显然旨在号召大家在这个汽车变革的时代,提前制定出符合时代特征的安全验证标准。作为在汽车行业混迹多年的我,不得不为延锋点个赞。

纵观拥有85年发展历史的延锋,从1936年的木模作坊起步,在那个还没有油泥模型的时代,为中国汽车行业制作木质模型。到改革开放后,伴随中国汽车工业共同成长、进步,在不辱使命的30年后,成为了一家在全球建有240多个分支机构,超过57000名员工,由4100名专家组成的技术团队分布全球14家研发中心。2023年延锋已位列Automotive News全球百强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第17位。所以,我相信延锋的确拥有为智舱安全优化行业标准的号召力。

此外,在下午的媒体会上获悉,搭载Safe Unit方案的产品,或将在2024年交付市场,而Safe Unit只是延锋在智舱方面探索的第一款安全集成产品,后续将会有更多更全面的智舱方案,助力主机厂探索未来的移动空间。

    正如延锋国际首席技术官、技术中心总经理倪嘉文所言:『未来智驾场景下的安全保护是汽车智能化发展所面临的一项必须解决的难题。延锋不断探索新的座舱使用场景,并努力为每个场景的安全保护找到解决方案。因为任何智能、舒适、个性化的座舱环境都必须建立在安全基础之上。多年来我们不遗余力地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希望通过新的产品技术,尽可能减少交通事故带来的伤害。此次这些研究成果,也是得益于我们的跨业务资源优势,可以很好地通过内部协同将座椅和安全技术整合起来,为用户提供更符合未来出行需要的安全解决方案。(来源:车云网)




 江苏汽车网 中国车商网 我爱车车网--二手车评估 二手车交易 南京知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南京车盾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汽车行业协会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红山路128号纳科红山科创园C栋5楼   邮编:210028 电话:025-83439932
传真:025-83462732 电子邮件:njqchyxh@163.com
苏ICP备10019551号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