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协会公告 | 协会概况 | 行业动态 | 协会动态 | 会员动态 | 公平贸易工作站 | 仲裁中心 | 联系我们 | 后台管理 | 
  您当前位置 ->    

国产车企有没有必要抱团?外媒:西方已将中国汽车视为最大威胁!


发布时间:2023年8月30日 16时1分


日前,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发布会现场,王传福在总结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时候,提到了一汽、东风、上汽、奇瑞、广汽、长安、吉利、蔚来、理想、小鹏等品牌的巨大贡献。

结果,正是王传福这一番话,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因为这一番话,首次出现了众多国产车企品牌,同时王传福还提及了“在一起”的字眼。

按照王传福的意思就是,在今天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之下,我们国产车企只有团结一致对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以及服务升级上,才能从日系车、德系车手中夺回来失去的市场份额。

本来,这是一件大好事,国产车企“在一起”,意味着可以团结一致对外。

但却有观点认为王传福“怯战”。

所以今天也跟大家聊一聊,汽车行业百年未有的变局体现在哪里,为什么王传福会发起呼吁,以及如何打破当下困境,如何让国人消费者真正地想要支持国产车。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有人发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感觉国产车突然崛起了?

其实,并不是国产车突然崛起,而是市场的资源整合头部效应更加集中了。

或者说,国产车在过去被日系车、德系车挤压的三十年里时间里,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深入了解国产车发展史,你就会发现,这近30年的时间里,国产车确实在不断努力。

第一个十年,2003年桑塔纳在中国市场火的一塌糊涂,但国产车企奇瑞也能够凭借自身的优势,推出奇瑞QQ,得到了很好的市场反馈。

再来到第二个十年,国产车开始大量仿造,瞄准了那些热销的日系车和德系车车型。

第三个十年,国产车企开始从模仿到创新,不管是车型设计,还是核心技术,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像比亚迪的DMI技术,奇瑞的星途揽月等,这都是国产车企技术积累,从最初的量变实现了今天的质变。

如果说,真正让人感觉到国产车崛起的,或许是在6年前:部分国产车企的销量开始超过合资车,甚至国产车的性价比已经不输日系车。

只是那个时候的体量还没有现在那么大。

直到后来比亚迪销量彻底爆发,才让所有人意识到,国产车确实崛起了。

2023年上半年,我国的汽车出口量达到了234万辆,超过了德国和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特别是在新能源赛道上,中国彻底实现了弯道超车。

以至于美国《纽约时报》感慨:在新能源赛道上,美国已经输了,因为中国拥有完善的电动车生产供应链、电池以及原材料。

德国之音直言:中国车企打破了德国引以为豪的“燃油机优势”,实现了真正的弯道超车。

日本媒体更是感慨:越来越多的日本运输业从中国进口电动车,而不是选择日本车。

中国汽车动摇了全球汽车格局,成为国际市场上备受关注的新势力。

20236月份,美国“三号人物”麦卡斯组建的“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派出了4名议员约见了美国的两家头部车企的负责人。

缘由是在今年2月份,福特与宁德时代合作建立的一座电池工厂,该工厂所生产的电池用到的核心技术也是来源于宁德时代。

这消息一出来,立刻触及了美国众多政客的敏感神经

一刹那,美国也推出了相关针对中国企业的方案,禁止一切使用中国技术生产的电动车或者电池申请税收抵免。

这只是中国电动车在国际竞争中遭受“狙击”的冰山一角。

202210月,在柏林举办的汽车工业大会上,StellantisCEO唐唯实大声疾呼,欧洲汽车制造商面临的最大风险是落后于中国竞争对手,这个风险甚至超过芯片短缺或能源危机等任何单一问题。

这一切都透露出,中国汽车制造业正在崛起,走在了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在新能源这一赛道上,更是走在了西方国家的前列。

以至于个别国家开始在暗处展开了一张大网,就像芯片半导体领域一样,狙击中国车企,遏制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

中国车企如何突围?

对于这问题,想必日前的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就已经给出了答案:在一起才是中国车企的突围关键。

因为在今天这个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之下,国产车想要在日系车、德系车以及美系车花费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巩固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做到团结一致对外。

就像当年的手机行业,不管是华为、小米还是vivooppo,如果一味地在国内市场相互针对,相互掐架,那国产品牌终究是做不大,走不长远。

但如果国产厂商抱团取暖,合作把技术搞上去,一致对付国外品牌,才能让更多国产品牌站在世界舞台上,高举国产大旗。

前有华为,后有小米,就是最好的例子。

回过头来,今天的国产车企也应如此。

国产车企想要走的更远,做的更大,这背后就需要某些车企把格局打开,而不是要老想着窝里斗。

毕竟当美国一根“封锁大棒”打下来的时候,谁能够扛得住,谁扛不住就一目了然了。

再说了,别忘了特斯拉还在背后藏着大招。

随着新能源的大潮越来越激烈,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局。

而中国车企处于关键时刻,我们更需要明白“凝聚力”一词,更需要各大车企团结一致,凭借着各自的优势以及长期积累的技术,才能与那些百年老车企证明对抗。

别忘了,虽然我们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领先,但国外车企怎么说也是做了上百年,积累了上百年的经验,想要追赶我们也是轻而易举的。

而且美国手上还握着这种核心技术,或许汽车行业在未来不会出现像芯片半导体行业那样直来直去的“你死我活”。

但我们也不能心存妄想,因为美国、欧洲以及日韩,都不可能轻易让出自己的份额,眼睁睁看着中国车企崛起。

这一点,是当下所有国产车企都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至于国内的市场份额怎么瓜分,个人感觉还是交给消费者自行处理。

毕竟对于消费者来说,谁家产品好,谁家服务好,并不是说某些车企做做营销就能改变消费者的想法,当年手机行业就是最大的例子,你们觉得呢?(来源:网易汽车)




 江苏汽车网 中国车商网 我爱车车网--二手车评估 二手车交易 南京知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南京车盾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汽车行业协会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红山路128号纳科红山科创园C栋5楼   邮编:210028 电话:025-83439932
传真:025-83462732 电子邮件:njqchyxh@163.com
苏ICP备10019551号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