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协会公告 | 协会概况 | 行业动态 | 协会动态 | 会员动态 | 公平贸易工作站 | 仲裁中心 | 联系我们 | 后台管理 | 
  您当前位置 ->    

 

中国汽车成十四五”“第一支柱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5日 14时51分


5年,是一次跨越,也是一次重塑。从传统制造到智能绿色转型,从国内竞争到全球布局,中国汽车产业在十四五期间不仅实现了产销量的跃升,更在产值规模、消费拉动等方面表现突出,一跃成为我国经济第一支柱,彰显出其对我国经济平稳向上发展的强大支撑力。

 

产值跃升

 

区域集群协同发力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202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被写在文中第三篇的开头。其中,新能源汽车更是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

 

汽车产业作为实体经济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四五期间勇担经济发展重任,产值实现稳健增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链上下游生产总值约占全国GDP比重的10%2021年,我国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2022年,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高于制造业3.3个百分点;2023年,我国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汽车行业生产增速超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3%2024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7.7%,其中汽车行业增长较快,增速达9.1%;今年1~10月,汽车制造业增长明显,增加值同比增长11.8%

 

种种数据表明,汽车产业已成为拉动我国制造业增长的核心引擎。在此过程中,多个汽车大省也呈现出集群化、差异化发展态势,实现当地汽车产业量质齐飞,助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广东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实现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361.8万辆,占全国1/4。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新能源汽车占营运车总量的57%,公交电动化率超99%,累计建成超级充电终端超1700个,高速路服务区基本实现充电设施全覆盖。

 

得益于奇瑞集团、蔚来汽车、大众安徽、合肥比亚迪、江汽集团等众多整车企业及其配套产业链,在十四五期间,安徽汽车产业成功实现腾飞,助力安徽迈入工业大省行列,前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9%。据悉,十四五以来,安徽汽车、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分别增长2倍、1.5倍,今年前三季度安徽汽车产量、新能源汽车产量及汽车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安徽造享誉全球。

 

力争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重庆也在十四五期间实现能级跃升。十四五期间,重庆集中力量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当地汽车产量从2020年的158万辆增长至2024年的254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从4.3万辆跃升至95.3万辆,实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3大系统、12大总成、56类部件全覆盖。

 

驱动新增长

 

汽车消费品零售额5万亿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提升传统消费,加快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与此同时,要培育新型消费,发展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鼓励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作为大宗消费的顶梁柱,汽车类消费品零售额在十四五期间持续攀升,汽车消费成为拉动内需、畅通循环的关键力量。

 

“‘十四五期间,我国汽车消费恢复较强。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我国汽车消费从2020年的3.94万亿元一路升至2024年的5.03万亿元,摆脱了2018~2020年连续3年徘徊在3.9万亿元的被动局面。

 

具体来看,2021年,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我国汽车类零售额达4.38万亿元,同比增长7.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93%2022年,我国汽车类消费品零售额达4.58万亿元,同比增长0.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41%,较上年提高0.48个百分点。到2023年,我国汽车类消费品零售额达4.86万亿元,同比增长5.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3%

 

2024年以来,在中央两新(以旧换新、报废更新)政策持续发力,以及各地因地制宜实施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带动下,我国汽车消费潜力得到极大释放,当年汽车类消费品零售额顺利突破5万亿元,达5.03万亿元。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汽车报废更新超290万辆,置换更新超370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9200多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汽车报废、置换更新补贴政策等因素带动下,2024年全国汽车产量累计增速自9月起连续4个月回升,全年产量较上年增长4.8%;新能源汽车产量高速增长带动配套产品充电桩产量较上年增长58.7%

 

今年以来,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不断扩围加力,持续加码。截至今年1022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已突破1000万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汽车类消费品零售额已超4万亿元,达40009亿元。根据此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监测数据,预计今年政策期满时,补贴申请的汽车以旧换新总量将超1200万辆,直接带动的新车销售额将接近1.7万亿元。

 

此外,在前景广阔的县域市场,一场关乎汽车消费的机遇盛宴正在开启。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每年都如约而至,极大带动了我国县域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车型总销量为39.7万辆,到2024年已迅速攀升至759.75万辆。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联合里斯战略咨询公司发布的《新物种新理念新趋势新能源汽车消费洞察与预测(2024—2025)》,2024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的下沉市场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大增,增速达35%,份额占比攀升至40%

 

20%增速

 

彰显中国经济韧性

 

持续增长的汽车零售额展现了汽车市场规模之大,而经历了“V型反弹的汽车产业投资额则展现出中国汽车强大的市场信心和产业韧性。崔东树感叹道:近两年汽车投资超乎预期,远高于其他制造业行业投资增速。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在疫情散发、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高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滑3.7%。而当疫情与供应链的阴霾散去,在政策扶持与产业协同之下,2022年,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7.5个百分点,高于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3.5个百分点。到2023年,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高达19.4%,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6.4个百分点。2024年,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7.5%,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4.3个百分点。今年1~10月,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达17.5%,高于制造业投资近15个百分点。

 

20213.7%的下滑,到2025年前10个月17.5%的增长,超20%的增速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近年来,从三电系统到智能网联,从原材料开采到整车制造再到后市场服务,从汽车到机器人、飞行器,一批汽车领域重大项目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开花结果,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在形成全球最完整、最具韧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同时,也为多地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创设良好环境,赋能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的发展韧性与潜力还体现在对外资的磁吸力上。2022年,我国汽车产业全面取消外资投资限制。当年,汽车制造业引资大幅增长263.8%2024年,我国实现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全面清零,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超2200亿元。

 

今年6月发布的《2025胡润制造业外企在华投资30强》中,汽车制造业上榜企业多达12家,集中度最高,企业数量占整体榜单的四成。胡润集团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过去跨国公司主要将产品销售到中国市场,随后逐渐转为在中国制造,如今步入了与中国携手研发的全新阶段。这是因为,当前中国在多个行业的发展理念及技术上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也正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体现。

 

从总投资100亿元的华晨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到大众安徽加速落地,再到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开工、百亿元投资的博世智能驾控产业创新项目……凭借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和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十四五期间,众多外资车企、供应商持续加码在华投资,既是对中国市场抱有极大发展信心,更是看重颇具活力、开放包容的产业创新环境。

 

正是在国内外车企协同发展之下,中国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创新策源地与资源集聚地,以绿色可持续的中国方案带领全球汽车产业加速迈向电动化、智能化新时代。从制造大国到产业强国,汽车产业正以第一支柱的姿态,支撑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来源:中国汽车报)




 江苏汽车网 中国车商网 我爱车车网--二手车评估 二手车交易 南京知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南京车盾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汽车行业协会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红山路128号纳科红山科创园C栋5楼   邮编:210028 电话:025-83439932
传真:025-83462732 电子邮件:njqchyxh@163.com
苏ICP备10019551号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